风水布局 发布者:陈熙

哈尼族文化有个奇特的苦扎扎节,是在每年六月十五号举行的。这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也是哈尼族文化的代表。大家相聚一起,载歌载舞,跟着节奏,跳着五花八门的舞蹈,其中最特色的是扇子舞。

整个村子洋溢喜庆的气氛,到处都是敲锣打鼓,年轻的男女穿着新的民族服饰,成双成对,谈情说爱,热闹非凡。

苦扎扎节,也叫六月年,在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举行。是红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届时,哈尼山寨到处兴高采烈,热气腾腾。人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的相聚

在历史悠久的哈尼族文化中,节日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人们会以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等活动来庆祝节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哈尼族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吧。

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吃新谷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因为自古传说,哈尼族在一场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种是狗叼来的,所以要感谢它。吃过米花,也要把当年栽种的瓜豆菜蔬统统拿出来尝新,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样节节高;还要杀吃阉过的大肥鸡,希冀来年的生活丰足美满。

十月年

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农历十月,稻谷刚进仓,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烤制香甜的“闷锅酒”,准备选属龙日过年。过年的头天,人们把家里屋外、寨子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洗澡换衣。

姑娘节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

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

里玛主节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一声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终年和平康泰。

捉蚂蚱节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

吃新米节

哈尼族居住地区,农历七月左右,谷物逐渐成熟各户要选择自己的好日子进行“卡都匹”(吃新米)活动。过节时家长背着箩筐到地里拿些谷穗回来挂在门上,并且要拿稻俗杆制成“窝保波”,在“宗格”(仓竜)前吹奏三回,表示要吃新粮了,祈求神灵保佑粮食收得多,人不得病,家畜兴旺发展。

要杀一只产蛋母鸡献饭,过年时杀的猪肥肠,猪耳朵和尾巴也要留到这时献神。吃新米时要把老米和新米混合在一起煮,这叫做“妾都喝扎”(即新老交替),意思是老谷老米吃到新谷米上市,祈求年年有余。

猜你可能也喜欢:

佤族民族习俗的禁忌与忌讳

浅谈云南佤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浅述佤族舞蹈的多元化特征

云南佤族服饰特点与风格

哈尼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哈尼族文化有着千年的历史。在以前,哈尼族是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其民族文化不断成熟,它的文字也跟着出现,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形,民族方言为基础,形成一套专属的民族特色文字。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语支里有彝语、拉祜语、傈僳语、纳西语、基诺语等。哈尼语在国外,分布在缅甸、泰国境内的又称卡话,和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话接近;老挝、越南境内的哈尼话和我国红河南岸地区的哈尼话大体相同。

哈尼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文。可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个方言。自称或他称哈尼、糯美、糯比、艾罗、各活、各作、腊咪、期弟、奕车、哈欧、白那、卡别的哈尼人均操用哈雅方言中的哈尼次方言;自称阿卡或雅尼,他称爱尼的哈尼人操用哈雅方言中的雅尼次方言。

自称碧约的哈尼人操用碧卡方言中的碧约次方言;自称卡多、西摩洛的哈尼人操用碧卡方言中的卡多次方言;自称豪尼,他称布都、阿梭的哈尼人操用豪白方言中的豪尼次方言;自称白宏的哈尼人操用豪白方言中的白宏次方言。

哈尼语元音分松紧,韵母以单元音为主,没有塞音韵尾。有的方言有鼻音韵尾和鼻化韵。哈尼次方言塞音,塞擦音分清浊。而碧约、卡多两种土语的塞音和塞擦音没有浊音。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有些音节只有韵母和声调。声调一般为三个。句子成分的基本顺序为:主语——宾语——谓语。

您可能还会喜欢:

满族茶文化你了解有多少?

朝鲜族人的葬礼礼仪与文化

一起来看看朝鲜族秋千的传承与发展史

布依族的礼仪文化你知多少?

哈尼族文化中有一首其多列,这是哈尼族一首带着民族特色的儿童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每个儿童都会去学,都会唱的儿歌,音乐的曲调轻盈欢快,简短易学。这样的活泼的音乐,给孩子带来快乐,美好的童年,有益他们的健康成长。

儿童歌曲《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着名民歌,通过“拣树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美丽”等词语,表现了哈尼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活泼性格。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旋律以do mi soi 三音为主。歌曲短小,精练,音乐形式鲜明。歌曲轻快、活

哈尼族人民世代以农耕为主,特殊的生存环境从而使哈尼族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哈尼族文化不仅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同时也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因此饮食文化独树一帜。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颇具民风的哈尼族独特饮食文化吧。

哈尼族过去日食两餐主食是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哈尼族菜肴口味丰富,其中哈尼豆豉远近有名。哈尼豆鼓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上锅蒸熟后,放进密闭容器内发酵再晒制而成。比较有名的风味菜菜肴还有蜂蛹酱、暴腌芭蕉心、酸笋炒麂子肉、省肉松酱、清汤橄榄鱼、螃蟹炖蛋清、煮蛇圆子等。

哈尼族的蔬菜品种不多,多利用宅旁、田间小空地和山地种植青菜、萝卜、瓜、豆、芋头等。按照哈尼族的社会分工,种植蔬菜多由妇女承担,管理粗放,产量不高,常年所需蔬菜除秋收时节储备的豇豆、老瓜外,则靠妇女采集的野生植物烹制而食。她们采集的野菜主要有蕨菜、树甜菜、树头菜、羊奶菜,臭菜、水芹菜、鱼腥草、细芽菜、水白菜、马蹄叶、金雀花、棠梨花、老鹄花,杜鹃花,以及香菌、木耳、鸡枞等。

哈尼族食肉数量较大,以猪、牛、羊、鸡、鸭肉和禽蛋为主,并兼食水产品鱼、鳅、鳝和田螺。他们的烹调方法主要有清煮、煎炒和腌制三种。年节期间,肉食丰富,往往把食鲜剩余的猪、牛肉的净肉和骨头分别剔开,将净肉腌制成腊肉和干巴,储备以待客。

饮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饮用的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喝茶多用煨酽茶的方式。即先用铜壶或大口缸在火塘上将水烧沸,然后再放入茶叶煨煮,待再烧开时饮用。一般每天一次只饮一道。

长街宴堪称哈尼族最具特色的饮食,一般在十月年(扎勒特)时举行,另一些地区选择昂玛突节(祭寨神)时举行。如今,已经开始举办哈尼族长街宴民俗旅游节,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前来参加。

透视哈尼族的饮食文化不难发现,环境主导饮食、美味由物产派生,风味和民族相连,烹饪与历史承接。立体的地形和气候、复杂的生态与生物、悠久的历史和进化、多样的民族与文化、坚韧的繁衍和发展,是滇味以其原生质朴、风味各异、味美可口、中外喜欢之美食特色而独步天下之最深厚基础和最根本之原因。

您可能还会喜欢:

白族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

仡佬族独特文化:两个年节

高山族甩发舞的舞蹈形式

高山族的九族文化,什么是九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