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正是万物阳气生发的时候,此时天气转暖,气温逐渐攀升,有些尚且不适应冬春转换的人们,就容易感到身体不适,或者患上季节性疾病。传统中医上讲,春分时节揉按人体七个穴位,对此间的保健养生很有帮助,那么就让二十四节气为你介绍。
列缺穴:补肺益肾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天枢穴:增强胃动力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神门穴:防止失眠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平常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委中穴:舒服腰背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春分时节的天气乍暖还寒,人们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寒,又因为此时是细菌滋长快速的时候,所以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和人体保健更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今天的二十四节气就为你介绍,春分时节人们需要注意预防哪些疾病。
防五更晨泻
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显露出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特点是餐泄,就是五谷不化的腹泄。平时可常用干姜炖汤或吃干姜炖鸡汤。
防腹痛
因春天风大,中医认为风木克脾土,平素脾虚舌苔白好
古人认为春季与肝相应,春分时节正值仲春,正是人们养肝护肝的好时候,而除了适当吃一些利肝的食物之外,中医师还推荐人们在春分时节可以按摩身体的一些特定穴位,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春分养肝按摩哪些穴位。
行间穴
行间穴,在足背侧,第一、二趾间缝上。取穴时可采取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肝俞穴
肝之背俞穴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可采取俯卧的姿势。肝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功效。而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主治胁肋疼痛,还能养肝柔肝。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
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按摩太溪穴遵循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因为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即是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取太冲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怒。人体能量在“怒”时,往往走的是“肝经”路线。因此人生气时,肝也会受到影响。此时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于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随着四季的变化,再过不久就要迎来春分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春分大家可能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 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二 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 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 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结束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春分有关的内容,其实春分还是蛮有讲究的,比如说春分吃什么比较好。春分各地的习俗等。下次小编在跟你们分享其它的内容吧!
我国传统中医有一种“节气灸”疗法,是在不同节气中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艾灸,以求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那么,2018年春分艾灸哪些穴位好呢,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人体内在的阴阳也会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也是年老体弱和久病之人加重病情、诱发宿疾或生新病的时期。
如果在这个节点上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壮元阳,调动机体潜能,能提高机体抗病和应变能力,用低廉普通的艾草就可灸出健康。“节气灸”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为历代医家及百姓所喜闻乐见并沿用至今,在传统防病保健领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春分这天正好是春天过去一半,自然界阴阳之气平衡,昼夜相等,是调理人体脏腑平衡、阴阳平衡的最好时机。春分时节应尽量保持脏腑、气血、精气等生理活动的“内在运动”与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等的“外在运动”和谐一致。艾灸的主要穴位有:大椎、肝俞、命门、脾俞、神阙、关元、中脘、膻中等。
大椎穴是诸阳之会,灸之有助于春天人体阳气生发。命门穴内连脊骨,灸之可对人体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运输,以及水液代谢等都具有促进作用。
脾脏统血、喜燥恶湿,艾灸脾俞可健脾袪湿,能裹血、温五脏。脐通百脉,可调阴阳,艾灸神阙可补气血,温脾肾,培补元气。关元穴是人体脾经、肾经、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持续温灸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之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任脉之气在膻中吸热胀散,灸之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