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金悦

中国是个传统的礼仪之邦,礼仪一直是我们国家注重的,即使是偏远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在他们的生活起居里同样注重礼仪。尽管这些礼仪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但正是这些礼仪观点保证了达斡尔族文化能够延续到今天。

达斡尔族是注重礼仪的民族,尽管这种礼仪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从内容看更具有社会性,反映了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水平较高。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归纳达斡尔族礼仪的基本内容是:具有优良的传统,尊重老人,真诚热情,团结向上,表现出整个民族顽强的进取精神。

达斡尔人尊敬老人的习俗,在饮食、家庭生活、走路、集会等各种场合无所不在。如全家用餐时,老人先动筷子,晚辈方可吃饭。有一盘鲜鱼端上来,老人吃第一口,年轻人随后品尝。鱼头年轻人绝对吃不到,要留给同桌长者。

按达斡尔族习俗,西屋为上。西屋南炕居首是老人坐卧的地方,北炕是儿子和媳妇坐卧的地方,西炕是客人坐的地方。如果到人家里串门,进屋先给老人请安,然后坐在西炕上,坐错了便是失礼。

长辈相谈,晚辈不能插话,不能同长辈并坐。特别是媳妇与公、婆绝对不许同席对话,一般是站在炕下很敬重地谈话。晚辈不许在长辈面前吵闹。早晨长辈起床,媳妇装烟送去,准备茶水,伺候用饭,继则儿子、孙子吃饭,最后媳妇自己吃,长幼有序。饭后再装烟送茶。晚上由晚辈铺床。媳妇去娘家回来,哪怕两三天,也要向公婆请安。

达斡尔族敬老讲究辈分,不完全按年龄区分。在礼仪场合严格区别辈分高低,有些年龄不大的人,只要辈分高,也同样受到尊重。尤其是在各种仪式、典礼上,辈大者不管年轻年老,都坐在炕上,辈小的在地下做活,哪怕是年岁较大的人也不例外。

平日达斡尔人在家中室内外出入的礼节极严,一般老人行走在前,年轻人在后;女人在前,男人在后。家中大小二门,要由晚辈或年龄小者开关。

客人临门,送男客时,男主人送到大门外,女主人陪送到院中;送女客时,女主人送到大门外,男主人陪送到院中。送夫妻客时,男女主人同送到大门外。老人出门时,晚辈要将携带的东西准备好,套好车或将马备好。等老人上车坐稳,再把马绳交给老人,送到大门外。待老人归来时,前去迎接请安。如果与老人同出门时,年轻人驾车。

年轻人行路时,遇到对面有老人或长辈走过来,骑马或乘车都要下来行礼,必须等老人或长辈走过时,才能乘马或乘车再走。外出归来时,要按辈分向老人请安。

达斡尔人一般都对人诚恳,厌恶虚伪、狂妄和放荡不羁之举。遇有初次见面客人,必问“哈拉”、相互敬烟,热情招待,愿留下食宿者,铺床备饭,视如家人。如果来客不食主人款待的食物,则被看作是对主人的侮辱和最大的失礼。

行礼的方式有如下要点:右腿向后拉一步,脚尖着地,左腿在原处屈膝,上身挺直,左手轻轻下垂,右手放在左膝盖上,眼睛注视对方。

妇女请安是双足并立,两手放在两膝上部,稍低头、屈膝。

请安礼施于长辈或同辈兄姐之间。凡是子女出门七天后归来时,必给父母请安、装烟;媳妇自娘家回来,要先到西屋给公婆请安、装烟。村里年轻人出门半个月归来时,见到村中长辈也必须请安问好。

中华文化历经多少年,那么中华的饮食文化也就伴随了多少年。并且由于地域,环境,气候的不同衍生出中华丰富多样的极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通过饮食更能反应出一个民族的生活特点。

今天就一起走进并探索达斡尔族文化中特有的饮食文化。

饮食结构是一个民族很重要的特征,达斡尔族早在契丹时就耕种,饮食结构也比其它北方少数民族丰富的多,饮食是由生存环境和条件决定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发生变化,达斡尔族同其它北方少数民族有许多饮食方面相同或近似。在多年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步

宗教在古人的眼里就是神秘未知力量的象征,对于这些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促使了宗教的发展,在拥有悠久历史的达斡尔族文化里萨满教就是他们的主要信仰。有萨满教更是延伸影响了达斡尔族人民的生活。

萨满教与达斡尔人的宇宙观和行为规范。达斡尔等族的萨满教将宇宙分为三界:其上界是圣洁仁慈的神灵世界,中界是人类和动物的世界,下界是魔鬼和死魂的阴间世界。这种无稽唯心的宇宙观,与先前将整个宇宙视为模糊一团的混沌观念相比,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把人放在整个宇宙的中界,而且把人和神灵、魔鬼世界联系在一起,构成宇宙观的核心。

萨满教与达斡尔族民间文学。萨满文学是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达斡尔族神话传说中,各种神灵来源的传说和萨满法术的传说占有重要的地位。

萨满在“奥米南”祭典上请神、祭神、送神,平日替病人向神许愿、还愿时,都要唱诵不同内容的祷词,描述各该神的来历、形貌特征、爱好和所供祭品的丰美。

萨满教与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舞蹈。萨满在祭神和举行“奥米南”仪式时,所唱诵的祷词均有一定的曲调。由于祷词的内容不同,曲调也有高亢激昂和平稳缓慢之别,而且祷词曲调的高亢与平稳在不同地区,各有其特点。

满教与达斡尔族原始医术。在达斡尔等族中,“巴尔西”领域娘神或山神为其神灵,没有神衣,只有108粒念珠,治疥癣和骨折等外科病:“巴列钦”系原始的助产士,给予孕妇正位和接生,其中有的以山神为神灵。

以娘娘神为神灵的“斡托西”,治天花和麻疹时虽然以祭神为主,但对病人家保持肃静,不使患者激动发怒,在病人家门口挂红兰布条,以示与他人家隔绝往来等措施,确有原始医学的萌芽成分。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而它所传承的民族文化却也是不少的。不仅是精神问文化传承上,就是在物质文化传承上也有许多。其中一项手工艺上的物质文化传承——剪纸文化就是达斡尔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那么,达斡尔族剪纸文化是怎么样的呢?随小编去看看吧!

达斡尔族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已形成朴实、生动、典雅的风格,从其表现形式和功能上,分为哈尼卡剪纸、玩具车马剪纸、图样剪纸和装饰剪纸等。

达斡尔族妇女是哈尼卡剪纸的主要创造者,她们将这个优秀的民间剪纸文化世代相传。玩具车马剪纸有马、牛、狗、鹿等,也有骑马、赶车的人物,剪纸质朴、粗犷。达斡尔族在衣袍、手套、鞋靴、枕头顶、摇篮头衬、烟荷包等上面,总要缝上一些图案,这些图案是依据一定的图样(即底样,也称“花样儿”)来缝绣的。图样大致有墨绘图样和剪纸图样。剪纸图样以其装饰性见长,应用于刺绣、衣饰中。

剪纸图样内容丰富,有仙鹤、松树、喜鹊、莲花等。每个善于缝绣的妇女都有十几种图样,妇女在串门时少不了取出剪纸图样交流一番。好的图样总是被别人模仿剪取,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创新,推动了图样剪纸艺术的发展。达斡尔族的装饰剪纸主要用于室内纸糊的天棚上。图案有龙凤图、花纹图案,图案四角对称。棚的四角也装饰角花,角花一般以云卷纹、蝴蝶纹、花纹为主,多用彩色纸。

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民间剪纸艺术有了新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一些观赏性剪纸在达斡尔族人民生活中悄然流行,如京剧人物、五谷丰登等,人们互相传看、剪刻,这些剪纸经常被用做墙、窗、柜上的装饰。随着达斡尔族民间剪纸的发展,一些专业美术工作者也加入达斡尔族剪纸的行列,他们在保留传统民间剪纸的内容、形式、风格、技法上,有了进一步创新,形成了达斡尔族现代剪纸艺术。

在达斡尔族文化里婚姻是一项重要的事件,需要两家人特别对待,在经过你漫长岁月的发展后,形成了一系列完整达斡尔族婚俗,是经过古人不断的经验的累积和探索。今天就要带大家探索达斡尔族的婚礼有什么特别的。

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点心。结婚仪式后,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

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要送女方家马、牛、羊和酒,称为“大礼”。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未婚夫。婚礼前一个月,男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