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丁龙东

“烦恼即菩提,并不是说没有烦恼,而是虽然有烦恼,但是你不以它为烦恼。”这是小编最为喜欢的一句话,正如同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心灵鸡汤一般可以让人身心温暖。

那么,本期佛教人物详解圣严法师108自在语,句句入你心。

还想了解》》虚云法师禅修开示

1、谦下尊上,是菩萨行者的重要功课。

2、用奉献代替争取,以惜福代替享福。

3、自爱爱人,爱一切众生;自救救人,救一切众生。

4、利他,是不求果报及回馈的清净心。

5、占有、奉献都是爱,但有自利和利人的差别;占有是自我贪取的私爱,奉献是无私喜舍的大爱。

6、道理是拿来要求自己,不是用来苛求他人。

7、要有当别人垫脚石的心量,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

8、让人产生误解,就是自己的不是。

9、做事时多为别人想一想,犯错时多对自己看一看。

10、以礼让对方来成就自我,以尊重对方来化解敌意,以称赞对方来增进和谐。

11、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他人是没有慈悲。

12、与人相遇,一声「我为你祝福!」就能赢得友谊,获得平安。

13、对人付出友谊,伸出援手,就是在散发和乐平安的光芒。

14、少点口舌少是非,多点真诚多平安。

15、肯定自己的优点是自信,了解自己的缺点是成长,善解他人的立场是尊重。

16、要把众生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17、与下属共事,当以关怀代替责备,以勉励代替辅导,以商量代替命令。

18、刚强者伤人不利己,柔忍者和众必自安。

19、安人者必然是和众者,服人者必然是柔忍者,因为和能合众,柔能克刚。

20、生命的意义在不断的学习与奉献之中,成就了他人,也成长了自己。

21、有智慧作分寸的人,一定不会跟人家喋喋不休。

22、和和气气与人相处,平平安安日子好过。

23、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愚鲁的人,不一定没有智慧;智能不等于知识,而是对人处事的态度。

24、为他人减少烦恼是慈悲,为自己减少烦恼是智慧。

25、不要拿自己的鞋子叫别人穿,也不要把别人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

26、勤于照顾众人的苦难是大福报,乐于处理大家的问题是大智慧。

27、认清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事实,就能完成内心世界的真正平安。

28、逢人结恩不结怨,必能和谐相处、生活愉快。

29、一个笑容,一句好话,都是广结善缘的大布施。

30、只要少闹一些无意义的情绪,便能少制造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31、奉献是为了报恩,忏悔是为了律己。

32、凡是尽心尽力以利益他人来成长自己的人,便是一位成功者。

33、做人处事要「内方」而「外圆」,「内方」就是原则,「外圆」就是通达。

34、当我们无力帮助他人,至少可以停止伤害别人。

35、多积一点口德,少造一点口过,就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

36、人生要在和谐中求发展,又在努力中见其希望。

佛教的规矩有很多,佛教礼仪就有上千种,拜什么佛用什么佛教礼仪,也是有讲究的,因此就有了各种的佛教的礼仪方式。什么上供,普佛……都是佛教礼仪的一种。本期的佛教礼仪带你去了解什么是普佛,普佛是什么意思。

还想要了解》》汉传佛教日常礼仪

普佛就是打坐念经。

普佛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普”;所谓别法,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所以名为“别”。

信行认为在佛灭后初五百年的正法时期,众生的根机只能学一乘法;第二个五百年的像法时期唯学三乘法,所学各别,所以称为“别法”,全称为“别真别正法”。在佛灭后一千年的末法时期,众生由于根机较钝,具有空有偏见故,如果偏学大乘或小乘,就会受此憎彼,必然造成谤法之罪,所以第三阶相应的佛法,名为“普法”,全称为“普真普正佛法”。

三阶教归依的佛有五种,即真佛、应身佛、形象佛、邪魔佛(外道诸神、佛菩萨所变应身)、普真普正佛。而普真普正佛又有四种,即如来藏佛、佛性佛、当来佛、佛想佛,就是“普法四佛”。

三阶教认为,一切迷于现实的众生,从其本有可以为佛的可能性,即如来藏或佛性来看都是佛,因此一切众生即为“如来藏佛”和“佛性佛”;如果这种可能性开发实现时便成为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皆作佛想,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想佛”。

正因为如此,世界众生无不为佛,所以四佛实际是一“普佛”。既然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佛,故对一切已成未成诸佛,应该加以尊敬,这就是普敬普礼;因为末法众生具有空有邪见,所以应该劝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罪,因此三阶教非常重视忏悔。所以,普礼请佛与忏悔认恶便联系起来。

由于三阶教重视普礼诸佛与忏悔,所以信行编有《七阶佛名》作为礼佛忏悔的仪式。根据敦煌文书发现的几个《七阶佛名》写本,或称为《礼佛忏悔文》,或称《昼夜六时发愿法》,内容次序虽有不同,但都是三阶教徒持诵的课本。

《七阶佛名》的礼诵次序是:敬礼常住三宝、叹佛功德、普光佛等五十三佛、释迦佛等三十五佛、宝集佛等廿五佛、忏悔文、梵呗文、说偈文、三归依文、无常偈等。这一系列宗教仪轨,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寺院晚课及“打普佛”的母本。

圣严法师是汉传佛教的典型人物他所说的“四安,四它,四要,四感,四福”是他最为经典的语录之一,他教导了我们要提升自己的人品及如何为人处世。他的语录不管是对僧徒还是平常人,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本期的佛教人物带你了解圣严法师的语录精选。

圣严法师,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也是禅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的第五十七代传人、台湾法鼓山的创办人。法师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以教育完成关怀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目的。

他以中、日、英三种语文在亚、美、欧各洲出版的着作近百种。他的着作之中发行量最多的是《正信的佛教》,已超过三百万册,译本最多的是《信心铭》,已有十种,系列册数最多的是《寰游自传》及《禅修指引》,这些着述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2009年2月3日下午四时,圣严法师圆寂,享寿78岁。

圣严法师语录精选

四安: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安身—在于勤劳俭朴,安家—在于敬爱互助,安业—在于服务奉献。

四它:解除困境的主张

面对它—正视困境的存在,接受它—接受困境的事实,处理它—以悲智处理困境,放下它—处理后心无牵挂

四要:安定人心的主张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

四感:与人相处的主张

感恩—使我们成长的因缘,感谢—给我们历练的机会,感化—用佛法转变自己,感动—用行动影响他人

四福:增进福祉的主张

知福—是最大的幸福,惜福—是最好的储备,培福—时时都有福,种福—人人都享福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人生的目标,是来受报,还愿,发愿的

救苦救难的是菩萨,受苦受难的是大菩萨

喜爱的就想占有,讨厌的就会排斥,患得患失烦恼就来了

“忙”没关系,不“烦”就好。

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不要以富贵贫贱论成败得失,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

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成功的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

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

压力通常来自对身外事务过于在意,同时也过于在意他人的评断。

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

【结束语】圣言法师的语录大部分是具有禅意的,对于陷入困境的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教导人们一些为人处世的哲理,让人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一心向善。

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咱们中国,位北传佛教当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在历史上,韩传佛教同时也受到了北传佛教以及南传佛教的影响。那么,汉传佛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学习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汉传佛教:

大乘佛教的主要发扬传系,为现代的汉传佛教。因为中国的影响,汉传佛教将大乘佛教的教义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藏传佛教。在实质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

有一种说法,佛教最早是在孔子时传入中国的,但是此说法不可信,因为按照一般的说法,释迦牟尼只比孔子大十几岁。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在20世纪初首先提出,在秦代期间,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因为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有禁不得祠的说法,“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而此处“不得”就是的音译。但此说提出之后,即遭到铃木券太郎等的驳斥,认为其断句有误应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实际上学术界普遍认为,佛教是在大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传入中原的。

佛教在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傣族等地区的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汉传佛教的起始过程: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公元147年安息人安世高到汉朝传教译经,公元167年月氏人支娄迦谶到汉朝传教译经。

参见:三国时期、曹丕、孙权及无量寿经

佛教早在东汉初期即传入中国,但当时儒学兴盛,发展不大,至三国后方有发展。

三国时期的佛教重镇,北方以洛阳为主,南方则为建业。曹魏魏明帝大兴佛寺,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孙吴地区,当支谦、康僧会先后入吴,受孙权推崇。孙皓称帝时,本要毁坏佛寺,因康僧会说法感化,终而放弃。在蜀汉,佛教不是很兴盛,旧录相传有蜀《首楞严》二卷,蜀《普曜经》二卷,但已逸失。

当时大乘佛教受贵霜帝国影响而传播四周。西域受其影响,于阗、龟兹等地佛教兴盛。之后又有天竺昙柯迦罗、安息昙谛和康居康僧铠等僧侣到洛阳翻译经典,将大乘佛教传至中国。昙柯迦罗推广戒律,这是中国僧侣有戒律受戒之始,后世以其为律宗的始祖。昙谛所译的《昙无德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为中国僧侣出家之始。由于当时经文翻译未善,朱士行为求原经研读,于260年自雍州出发至于阗,成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他写得《大品般若经》的梵本,后由弟子于282年送回洛阳,最后由竺叔兰译成《放光经》。

赚够了钱做够了恶事又岂是一点善心孝举便能够追回的呢?皈依佛门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略有些困哪的,虚云法师虽已不在世上,却依旧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么,本期佛教人物看看虚云法师禅修开示。

还想了解》》圣严法师语录精选

师开示云:‘修道不难,但能放下万缘,人法双绝,四相皆空,平平实实做去即得。’并举某僧行相为例,其人耳聋,目不识丁,貌极苦恼,由师度脱者。

师开示云:‘傅大士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此物即诸法实相,一切含生所同具,在凡不灭,在圣不增,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若能放下识情,显了真性,即是见性成佛。上根利器之人,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假修为,说修行都是不得已也。’

大众急念观音后,师开示云:‘敌人之不退,国难之不消,固由众业所感,亦由吾人平日缺乏道德,临事不够诚心,大家须力行忏悔,具足诚心。’

师开示云:‘佛菩萨岂要人念?只缘众生障重,佛菩萨指示种种法门。念佛菩萨圣号,不过令众生澄清妄念,彻见本来耳。所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妄心,妄心不得不净。盖人如果以一菩萨之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当下自与佛菩萨无异。’

师开示云:‘若明白了如来大意,则只要保养,随时随处,无不是道。若不明白如来大意,则是懵懵修行,随时随处皆有堕坑落堑之虞。’并举鹿足仙人恨天致旱及饮酒贪色犯戒公案为证。

师开示云:‘古人曰:修行有三不足,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睡。不足食,取止饥不宜过饱,更不能求美味;衣取御寒,宜服粪扫衣,更不能贪求美备;睡取调倦,不宜久睡。盖久眠长愚痴,多衣增挂虑,过饱不便用功。’

师开示云:‘修行须别真伪邪正,不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惟徒劳无益,且错因果。昔常有人做到坐脱立亡地步,或金骨子成堆,犹被正眼人目为邪魔外道。何况不明如来宗趣,盲修瞎练,背道而驰者乎?所以古人修行必依止善知识,有所发明必经大善知识印可,方为正道。’

师开示云:‘古人曰:修行容易,习气难,习气不除总是闲。吾人修行,究竟所为何事?原不过出离生死。但习气是吾人羁绊,若习气毛病未除得尽,生死必然难逃。即如圆泽禅师那样用功,仍不免落入胞胎。今人习气毛病,毫不打算扫除,那里有了生脱死之分呢?’

师开示大众:‘要注意僧仪,上殿合掌当胸,五指并拢,两掌心贴拢,中间不可离开,此为转十恶为十善之义。二足成八字形,身体正直,眼观鼻、鼻观心,两眼不得张大,不得左顾右盼。此等僧仪很是重要,且为除习气之重要事件。’

师开示云:‘世间不明佛法之人,往往以善因而招恶果。如各地乩坛常假托佛祖语言劝世,但其中常有颠倒本末、错误因果,致成妄语欺人,或谤佛谤法者,深可惧也。’

师开示云:‘吾人念观音圣号,久而国难民灾不能消除。一由众生定业所感,难以移易;一由吾人心未至诚统一,效力不大。望大家从此要至诚恳切,并念念观自在。’

师开示云:‘真心为无价之宝,贤愚凡圣、天堂地狱、秽土净土,皆由他造作。佛祖教人显了真心,证自性佛。人能将种种习气断尽,则真心自显,自佛即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