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一共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这个大家族之外,还有无数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各自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纳西族属于56个民族之一,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成年礼。那么,你想知道纳西族的成年礼是怎样的吗?就跟着小编了解纳西族文化吧!
纳西族成年礼叫”穿裙礼“或者是”穿裤子礼“,俗称“踩猪膘”,是纳西族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也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成年礼的其中一个。
纳西族成年礼的简介
纳西族的摩梭人成年礼又称“穿裙礼”或“穿裤子礼”,俗称“踩猪膘”。有人说:“没有穿裙的少女,只是一棵含苞的花蕾;穿上了百褶裙的少女,就开始成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了。”这个传统礼仪一般在大年初一为家中满十三岁的孩子举行。
仪式在母系大家庭中进行。屋中火塘下面建有两根柱子,右边为女柱,女孩子的穿裙礼在女柱下进行;左边为男柱,男孩的穿裤子礼在男柱下进行。
纳西族成年礼的内容
纳西族成年礼在仪式开始前,成丁者的衣服分别挂在男女柱上,达巴(祭司)则在一旁念经。成丁的孩子先给狗喂食以示谢恩。因为神话讲到人与狗换了寿命,才可活一百岁。孩子身体被洗净后,裸身站在柱子下,双脚分别踏在猪膘和粮袋上。女孩右手拿帽子、项链、耳环等;男孩右手拿长刀,左手握银元、布匹之类。
女孩穿裙仪式由母亲或属相符合的女人来操作,男孩穿裤子仪式由舅父来完成。穿着完备后,亲友长辈向孩子送礼,成丁孩子分别向祖先牌位、锅庄神、灶神和父母长辈叩头致谢,然后静听达巴念诵祖谱,并跟唱祝福歌。仪式结束后,青年男女通宵达旦举行舞会。
纳西族成年礼是在我国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仍然能够保存下来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的成人礼俗,是能够引起大众感兴趣的纳西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纳西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可能你也喜欢:
花谣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讨念拜、讨僚皈
十分具有特色的茶山瑶服饰
独具民族风韵的舞蹈,瑶族长鼓舞
抛花包活动的由来及介绍
随着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发展,纳西族被更多人熟知,并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批的游客。纳西族有支系摩梭人,现在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那么,你知道,纳西族是怎么发展来的吗?关于纳西族的起源,人们普遍认为是古羌族的后裔,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揭秘纳西族的由来及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纳西族文化吧。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
西周时期纳西族先民在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建立犬戎国,立都于静宁县(今威戎镇),据文献记载纳西先民为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炎黄时期,犬戎国就是炎黄部落的劲敌。《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
东汉时期纳西先民在四川境内建立——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
唐代,部分纳西族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史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族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
此后,纳西族先民退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间,在唐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夹缝间苦苦周旋,艰难生存。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纳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同时,纳西族的文化受到这三大文化圈的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滥觞。
宋代,纳西族先民的政治环境有了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南诏也陷入了混乱;东边的宋王朝则穷于应付北方游牧民族,无力经略西南。“故自南诏以后,麽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弃其地,成瓯脱之疆,经三百五十年之久。”纳西族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独立发展时机。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麽些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
清代以后,木府势力渐趋衰微。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中央王朝辖治的版图,使丽江失去了“西南藩篱”的政治区位优势,且木氏土司把持的庄园领主经济渐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此后一蹶不振,受益的是丽江经济,丽江的地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也渐趋繁盛,丽江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殉情现象由此大量蔓延,丽江被外人称为“殉情之都”。
鸦片战争以后,纳西族地区也进入了社会动荡时期,此间以丽江人俗称“乱世十八年”尤为惨烈。清咸丰、同治年间,大理杜文秀起义涉及丽江,进行了长达18年拉锯战,丽江损失惨重。张星源先生的《丽江史略》有载:“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户口下6405户,男妇大小3128276个光绪朝户口15152、男女大小46456个,较之道光朝减户口五分之四,人丁八分之一,咸同回汉歼杀之残酷可知也。”
辛亥革命时纳西族人民积极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并参加了护国运动等反帝批封建运动;抗日战争中纳西族为国捐躯者达400多人,因当时大陆交通线被日军切断,后期缅甸失陷,中国的陆路交通线只余昆明——大理——丽江——拉萨——尼泊尔——印度这一条。丽江成为重要中转站,丽江的商业、文化、教育由此盛极一时。
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96年,丽江发生7级大地震,死伤3200多人,经济损失达45亿元。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6月,“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同年9月,纳西族东巴古籍被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3年7月1日,丽江撤地改市,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今香格里拉)、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人口27.8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我国云南特色民族“纳西族”绝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是个集艺术文化于一体的族群。那么大家知道纳西族节日的具体节日有哪些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和少数民族的节日来看看纳西族的具体节日有哪些吧!
1、春节
春节,除夕宰鸡,以饭和肉喂狗,用猪头拜灶君,然后祭祖先。初一吃素,不出门,全家带着粑粑、菜、酒等物到祖先坟上拜年。初二洗头洗脚。初三祭天,这是整个村寨的共同活动,有的地方祭天时只许男子参加。祭天的目的是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从初一到十五均不劳动,在家玩乐,青年们则随各地习惯举行唱歌或射箭等文娱活动。
2、棒棒会
纳西农事节日,后演变为交流竹木农具的节日,又称老会。每当农历正月十五,纳西族人便聚集在各集镇,交流生产资料,以备春耕。晚上各家要吃元宵,到街上看歌舞表演。
3、小年
小年是云南省宁获彝族自治县永宁纳西族人民的节又、也叫做牛马年,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日举行,用来酬谢牧童一年来的辛劳。届时。孩子们可得到家长缝制的新衣裤和一些食物,食物有。一只猪前脚、两根猪肋骨以及鸡蛋、面饼、精粑、酥油、水果糖果等,替别人放牧的孩子也同样可在寄宿户中得到同样的礼物。节日里,歌舞和赛马活动为大家带来欢乐。一赛马,也称"跑罐子",最先到达目的地的骑手能有幸喝到头一罐美酒。目前, 组织儿童看电影,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为古老的节日又增添了新内容。
4、火把节
纳西族的火把节定于旧历六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一次隆重节日。火把节的第一天,人们选择又好又长的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扎成火把。傍晚,各家门前的火把就点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节。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装饰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收。人们高举火把,尽情歌舞,通宵达旦。
5、农具会
正月十五丽江农具会,正月二十日白沙农具会,都是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春节活动的高潮,也是这个节庆的结束和新的一年备耕生产的开始。白沙农具会在明清时叫“白沙庙会”,纳西语叫“白沙堂美空棒”,意即“白沙大宝积宫开门”,是明代建筑“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寺庙一年一次的开门日。主要是让人们进香拜佛。近半个世纪来,成了交流农具为主的节日,故人们名副其实地称为“白沙农具会”。届时,邻近各县农民纷纷来此买卖农具和马匹,赶会期间热闹非凡。
6、北岳庙会
二月初八的北岳庙会,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保护神或战神“三多”的盛大节庆。北岳庙,因南诏时曾封玉龙山为北岳,三多庙建在玉龙山麓而得名。纳西人认为三多是本民族最大最有权威的神,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初八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牲隆重祭祀。三多的信众颇多, 香火之旺,当居丽江所有寺庙的首位。
7、龙王庙会
三月十五的龙王庙会,也叫黑龙潭会,既是纳西族祭祀龙王的节日,也是各族人民的物资交流会。会期三至五天。参加庙会的人,除丽江及邻县各族农民外,还有大理、保山等地的商旅及一些外省客商。届时,黑龙潭附近临时辟出的广场中,商棚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人来人往,热闹异常。当地人民争先购买内地来的日用百货,外商则收购当地的土特产品。这种互通有无的关系,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会期中还伴有唱滇戏、赛马及唱纳西族民歌等文化娱乐活动。
8、骡马会
七日骡马会,是纳西族人民的又一重要节日。于七月中旬在丽江县城西狮子山后坡上举行。会期七至十日,以牲口交易为主。届时,滇西北各县及大理等地农民,携带土特产品到丽江出售,买回着名的丽江骡马、铜器等。一个会期中上市或成交的牲畜达一、两千头左右。
9、朝山会
七月二十五日朝狮子山拜女神,是永宁纳西族最隆重的节日。传说狮子山是一位女神的化身,名叫“里底干木”,即永宁的女神。她不仅主宰着永宁人口的兴衰、农业丰歉、牲畜增减以及婚姻和生育,同时也是众山神之首,周围的男山神归她管辖。每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各地山神都要到西藏聚会娱乐,干木女神也前往参加。
为使人畜兴旺、庄稼丰收以及百事昌盛,在这一天,永宁坝区的男女,特别是青年,都穿着盛装,聚集在狮子山麓,数家或数十家人烧一堆松枝,再洒上蜂蜜、牛奶、酥油等祭品,向狮子山朝拜。拜毕,尽情欢乐,就地野餐。据说参加朝山的,最盛时达一、两千人。有些青年男女结伴绕狮子山一周,露宿偶居,趁此进行社交活动。
我国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五千多年的伏羲氏时期,标示着一个宗族的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在早期的部落中,姓氏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而纳西族最早是没有姓氏的,那么他们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姓氏呢?他们的姓氏又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纳西族文化吧。
纳西族以前没有姓氏,有梅、禾、树、叶四个氏族,后贵族赐姓木,平民多姓和。现在纳西族约有90多个姓氏。
纳西族为羌族后裔,纳西二字可以解释为强大的民族,或尚黑的人。来到纳西族住的地方,可以称纳西姑娘为潘金妹,男生为潘金哥。
明太祖朱元璋攻打大理时,纳西族的首领归顺明朝,帮助朱元璋。所以明太祖将「朱」姓去掉一撇一划,赐姓「木」,并封纳西族首领世家为世袭的土司。木氏土司统治丽江470年,历经35代,元明清三朝,官位最高三品,最低五品。直到清朝实行改土归流,才废掉土司,改由清朝政府派流官统治。
纳西族典型的姓氏有两个,官姓木,民姓和。传说木氏土司是将「木」加上一根扁担、一个箩筐(一撇和一个口字),而成为老百姓用的「和」姓。和很多少数民族一样,纳西人也实行「父子连名」,也就是父亲将自己的名字留一半给儿子。男人的名字有两部分,第一部份是父亲名字的后半段,第二部分才是自己的名字。
元旦节在中国并没有传统节日的农历元旦春节那么热闹,我国的少数民族不知道有没有过农历元旦呢,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是怎么过得农历元旦呢?你想更加的了解农历元旦么?想要更加了解纳西族的节日文化么?就跟我一起来看看本期元旦专题吧。
农历正月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春节期间,丽江古城纳西人家家户户都喜欢在自家的花瓶里插上几束山茶花。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和门神,还在家里的每个花盆上贴上一个红纸上书写的“春”字。
纳西人的过年习俗很有意思,春节之前一段时间,古城街市便已空前热闹,人山人海,民间有“达瓦纳西努”之说,意思是“腊月间,纳西人发了疯”,反映出纳西人过春节的盛况。
在这样的少数民族,每逢过节,基本都是会祭天祭祖的,尤其是在新年这个盛大的节日里,祭祖是更加必不可少的环节。
祭祖
除夕吃年夜饭前,纳西人首先要祭祖。丽江古城的年夜饭习俗,最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腌制猪头,煮熟后,要在猪嘴上插几朵野山茶花,抬到家里的神龛前,每人向祖先牌位磕头。
从大年初一到初三,丽江古城的纳西人家都要带上各种祭品去上坟祭祖。这几天,丽江古城附近的金虹山、蛇山等各家墓地集中的地方,到处都是络绎不绝的扫墓者。各家到了墓地后,首先要祭山神,每个家庭的墓地上都竖有一个象征山神的石头,究其实,这既是山神,也是一个管辖着一家人墓地、有些类似“土地神”的角色。在祭祀山神和扫墓时,要祭献香烛、纸钱,还祭献野山茶花,每个坟头都要插上几枝。另外一定要祭献酒和茶水,纳西语称之为“日少类少”。然后,大家一一向祖坟磕头祈祷。
祭天
祭天是纳西人春节期间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内容。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节日,也是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祭天在纳西语中叫“美本”,“美”是天的意思,“本”意为祭。按传统习俗,每年一般举行两次祭天仪式。第一次是在农历新年,称为大祭天;第二次是在农历七月,称为小祭天。过去,纳西族把祭天与否作为是否纳西人的重要标志,纳西人自称“纳西美本若”,意为“纳西是祭天的人”,以祭天作为本民族的主要特征,可见祭天在纳西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古老的东巴象形文经典《创世纪》中说,纳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兄弟姐妹们互相婚配,导致洪水劫难。只有崇仁利恩幸免于难,他与下凡洗澡的天神之女衬红褒白命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崇仁利恩随衬红褒白命去天上求婚,在她的帮助下,战胜了天神的种种刁难,终于结为夫妻。但夫妇定居人间后久不生育,他们便派蝙蝠和狗到天上求天神赐教,天神指出要举行祭天之礼才能生儿育女。崇仁利恩夫妇照神谕祭天,生下三子,三子成为纳西、白、藏三个民族的祖先。从此,纳西人祭天的习俗便延续不绝。
纳西每个村寨中的祭天团体都会在附近风景优美之处设有专门的祭天场,并视为神圣之所。很多村子会选择在长有大片古老栎树丛的地方,因为栎树是纳西人象征天神的神树。
农历正月大祭天的程序是:立祭树,量神米,搬祭米箩,布置祭场,安置神石,准备祭酒,烧杜鹃叶、青松叶除秽,祭村寨神,烧火试灶。当夜,各户留一男子在祭天场守夜。不过,在笔者参加过的玉龙县塔城乡署明村现在的祭天仪式中,已没有了祭天场守夜的习俗。
祭天之日的早晨,参与祭天的村民在主持祭天的和贵华东巴家集合,然后女子身背神米篓,男子手持弓箭和象征胜利之神的长矛,扛着祭天猪,一男子手持松明火把在前引导,众人列队去神圣的祭天场。
祭天既是祭自然之天,也是祭天神之子劳阿普及天神之妻衬恒阿祖。笔者在玉龙县塔城乡的署明村和玉龙县鲁甸乡阿时主村祭天场看到,祭坛上以黄栎树象征上述二神,分植祭坛正中两边,在这两棵树下还插两根栎树枝象征崇仁利恩夫妇。此外,还祭天之舅,用柏树象征,在祭坛上立于两棵黄栎树的中间,以示纳西族传统的“舅父为大”。据东巴古籍的记载和民间传说,古代祭天要用黄牛为祭牲,并有放生一头黄牛的习俗。后世则普遍用猪当祭牲,放生一只鸡。祭猪由各家轮流饲养,每年一户一轮。
到祭天场后,人们将自制的大香竖立于神树前点燃,依长幼列队面向祭坛,由主持祭天仪式的主祭东巴领头咏诵祭天口诵经,其他东巴随之吟咏。现在署明村和阿时主村主持祭祀的东巴中,有两位村里自发组织的东巴文化传习组的学员,也有从“东巴教圣地”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来的。在署明村,参加祭天的村民们一一向诸神跪拜献酒,众人按年龄辈分磕头进香,然后进行尝酒仪式。按传统习俗,过去人们要围坐在酒坛周围,每人将一节竹管插进酒坛汲酒,现在已换成用碗和杯子喝。
在这些过程中,众人不断高吟祈吉祝福辞,之后举行杀猪大祭。先将捆绑好的猪牲供在神树前,主祭东巴以蒿枝蘸净水洒于猪上除秽,再由当年出猪牲的男主人宰杀。随后主祭者将猪血涂抹在神树神石及其他祭木上,表示血祭。两个年轻人又按主祭东巴的吩咐,把一些肉食放到附近的一棵树上,这一过程叫“给乌鸦和老鹰喂食”,因为乌鸦和老鹰在纳西族文化中是两种灵禽。继而,人人手持柏枝或青松枝向天神和祖先神求富裕、福泽,并将“福泽枝”带回,插于家中正房的“擎天柱”上。
在祭天过程中,要咏诵很多东巴经,其中最重要的是描述万物起源和纳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夫妇迁徙创业伟绩的《创世纪》。据老人讲,过去,此时是满场肃然,一片静默。这是震撼心灵的群体民族情感体验,它使所有参与的人情绪激越昂扬。用参与过传统仪式的老人的话讲,听一次东巴经的吟咏,仿佛又与过去的先祖见了面,仿佛又回到了先祖走过的那许多地方,回顾先祖力挫天神天舅和各种仇敌的业绩,回味始祖面对天神发出的豪言壮语,浑身的热血一阵阵沸涌。
祭生命神、门神、山神
在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一是祭石门神。腊月三十,全家祭石门神。二是祭生命神“素”。大年初一,约四更时分,男子抢先起床生火,然后去提净水,用于祭祀生命神,为生命神除尘。黎明,由家长主持在生命神前摆设各种祭品,在院内烧天香;全家跪拜迎接生命神和祖先降临,与家人一起共度新春佳节。三是求福泽,纳西话称之为“诺哦少”。纳西人认为,在新年,要祭祀和迎接祖灵以及各种天地神灵,向他们祈求福泽。在院中竖3棵松树,称为“含英巴达子”,即福泽树,在神树下摆设祭品,全家向神灵敬拜求福泽。
四是祭山神。全家面北跪拜,户主点滇、川、藏各地纳西人居住区域的13座名山(有的说是12座)之名,祈求众山神在新的一年里,为纳西人提供放牧、狩猎的场所,并赐予更多的收获;向山神谢罪道歉,请山神原谅纳西人在过去一年的放牧狩猎生活中的过失。五是迎灶神。在母房“吉美”的火塘灶边举行,将祭品在火中烧化,祈求灶神赐福。
纳西人春节的祭祀,不仅给丽江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增添了吉祥的气氛,也使丽江呈现出古老宗教文化独特而隽永的魅力。
您也许还喜欢:
英国人圣诞节吃什么食物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呢?
国庆:如何开心旺运过长假?
中秋如何赏月才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