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丁书远

基诺族是一个“尊重舅舅的民族”,基诺族聚居的山寨,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而这里的基诺族人崇拜太阳,热爱生活,他们能歌善舞。基诺族的舞蹈主要有儿童舞、新房舞、大鼓舞等,作为基诺族文化的一部分传承至今,现在,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基诺族的“儿童舞”(基诺语称“佐交交麦”)流传甚广,几乎每个基诺族村社都有。舞蹈的队形多种多样;有的围圆拍手跳,有的排成两行跳,有的围圆勾脚单腿跳,有的拉手跺脚跳,有的围圆相互对面拍打臀部两侧跳。舞姿活泼大方,天真烂漫,多是载歌载舞,一般无伴奏。歌舞动律特点是跺脚、屈膝,跺脚时似被火烫了一下,抬腿敏捷快速;屈膝半蹲跳时身体微有颤动,形成活泼而不轻狂,稳重而不压抑的风格特点。

基诺族少儿经常跳的舞蹈有《腰么拉那是星星吗?》(基诺语称“布基拉腰么拉”)、《进和退》(基诺语“斯诺罗畲”)、《小鸟笼子》(基诺语“雀罗起戈雀罗”)、《搭脚跳》(基诺语“阿基作车”)、《比高比矮》(基诺语“的比的比”)、《一脚两脚》(基诺语“特角尼角”)、《翻过来翻过去》(基诺语“勒利哥勒泼”)、《灰母鸡》(基诺语“牙莫迫迫”)等。

基诺族庆贺新房落成都要跳“刹锅克”,即贺新房舞。由一个长者领头,带领众人手拉手围成个圆圈,人数不限,但圆圈留下一个口子,让后来者加入。领唱者面前置一张篾桌,上面放酒,边饮边唱。领唱者领唱一句,圈内的一领唱者起头重复领唱者唱词前一句的两个词,然后众人接下去重唱这句歌词。节奏自由急迫,音域宽广舒展。合着歌声,还有众人脚踏新竹楼篾巴的响声。酒助歌,歌助舞,通宵达旦。

大鼓舞是基诺族的代表性舞蹈。最早是由男性独舞的一种古老的祭祀性舞蹈,后发展为男性青年参加、女性在后面击鼓的娱乐为组为主的舞蹈,现则为节日、祭祀、贺新房等男女老少都参加跳的舞蹈。

普米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最有特色的普米族舞蹈与其音乐紧密相关,有舞蹈就有音乐,有音乐才能带动节奏。他们有驱鬼辟邪的宗教舞蹈,但这个舞蹈要求及其严格,必须是男性舞者。

除此以外,还有娱乐舞蹈,且都为女性,她们长裙飘飘,踩着优美的舞步,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人心弦的民族音乐,给人深刻的印象。

普米族的音乐与歌舞有着密切的联系,诗、歌、舞不可分割,普米族的诗歌几乎没有不用于演唱的,普米族的民歌演唱则大多伴有舞蹈。

跳锅庄

少数民族的人民大都能够善舞,他们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结合民族特色编制在歌舞中。而在隆重节日到来时,布朗族人民会通过歌舞来欢庆这一天的到来,布朗族的歌舞表演形式还包括了武术和杂耍。下面的布朗族文化为您带来布朗族的舞蹈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唱各种曲调,弹奏各种乐器。布朗族的乐曲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其特点是甩调激扬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适合唱习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缀调颂扬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用于盛大歌会中的对唱。领唱者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内容。布朗族舞蹈有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舞蹈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称“跳摆”,施甸、镇康称“打歌”,云县、景东、墨江称“跳歌”。

“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之意。由于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术,因此,武术又常常和歌、舞融为一体。如长刀舞、甩棍舞、拳术舞等等,动作利索,刚劲健美。西双版纳布朗族的《象脚鼓舞》、《拍手舞》、《猴舞》、《采茶舞》等多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舞姿优美、欢快,生动逼真。

布朗族的舞蹈是全民性的,白发老者、少年儿童只要闻听竹笛响,便会翩翩起舞。而年轻人特别喜欢跳“圆圈舞”。先由能歌善舞的小伙子领舞,伴随着铓锣、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小伙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双膝微微起伏。柔软的双手在肩两侧或前或后轻盈翻舞,边舞边向反时针方向移动脚步。同时,一群小伙子在圈内有节奏的作虎步跳跃。时而分散到姑娘面前与姑娘轻声对歌,时而又聚拢,作虎跳状。如此循环反复,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说起陶器,对于收藏家来说,那是不得不爱啊。其中唐三彩更是值得收藏的。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作为洛阳文化里的一朵“奇葩”唐三彩有属于它的唐三彩文化。

唐三彩出现于中国唐代贵族文化的最鼎盛时期,至今已有1300多年,虽然在唐代只存在一个很短的时期,但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以及艺术财富。它以造型独特,形象栩栩如生和斑斓陆离的釉色文明于是,同时又具有生活风情,在当时就享誉中外,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大唐文化灿烂辉煌的一个象征,是一种别具名族风情的传统工艺品。唐代时我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发展,文化上百花争艳,所以唐三彩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当时唐王朝的高度繁荣。唐朝社会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心理趋向于丰富多彩,这从唐三彩这种淘气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唐三彩的创作内容涵盖了唐代整个风貌。唐代的各种生活用具器皿风格各样的瓷器以及各个名字的生活用具和邻国人民生活用具宗教用具中的器皿造型和装饰艺术,它都吸收进来,制作出来,应有尽有,让人叹为观止,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中国古代的工艺作品对人物的塑像往往只重视神似,对于女性的塑造更是如此,而唐三彩不仅刻画出各种形态的女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唐三彩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在之前的塑像作品中,女性的特征往往被忽略,虽然这些女佣也以带束胸,但在领口处却依稀可见微露的胸部,展现其青春魅力,这在古代的人物塑像中式不断见得。

因此,唐三彩不愧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奇葩,不管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反映出来的时代背景,都充分体现出唐王朝当时的发达、繁荣以及唐朝人们的精境界。唐三彩的璀璨夺目,和唐朝的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相互映照,共同形成唐朝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在景颇族文化里,舞蹈是一门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景颇族的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在一起舞蹈的时候也能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也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景颇族舞蹈都有些什么形式。

景颇族的民间舞蹈,蕴藏丰富,历史悠久而又别具丰采。就其性质大致可分为:欢庆自娱性舞蹈,如“目脑纵歌”、“整歌”、“叮歌”。祭把丧葬舞有“格本歌”、“恩港斋”、“金寨寨”。表演性舞蹈有“刀舞”。有些景颇族民间舞含双重性,自娱性,表演性兼而有之。

目瑙纵歌:意思是大伙唱歌跳舞,是集宗教祭祀、歌舞为一体的大型集体歌舞。舞场通常选在大而平的草坪上,四周用篱笆围成圆形,东西南北各留一门为出入口,舞场中央要竖起高大的“目瑙示栋”牌坊,上绘各种图案及舞蹈路线图。舞蹈开始前先举行仪式,鸣枪放炮。以走舞为主,并由领舞带领舞队按特定的路线图旋进旋出,舞时既唱也跳。

龙洞歌:“龙洞歌”系景颇族载瓦语,景颇族大山语称“恩奇恩康”,译成汉语即“长矛舞”,是景颇族白天跳的丧葬舞蹈,一般长者死后跳。舞蹈时间限定于早晨和傍晚两个时段,主舞者为三个成年男性,手持长矛、小铓先在死者家室内起舞,同时室外场院则由一人带领群众跳“目瑙舞”,最后,三位主舞者由室内跳到室外与众人相会共舞。舞风古朴,神秘气氛甚浓。

恩港斋:系景颇族大山语,载瓦语称“歇糯”,译成汉语为“盾牌舞”,是景颇族传统丧葬舞蹈之一,有威望的老人死后跳。跳舞人数4人,舞者一律左手持盾牌,右手握一把长刀,4人对舞。先于死者家室内起舞,从房内一直跳到场院,不断挥舞长刀左劈右砍,意为替亡魂撵鬼开路,每舞上一段时间,要放一阵火药枪,以助声势。

金斋斋:“金斋斋”系景颇语,是景颇族最高规格的丧葬舞蹈,寨子里德高望重的高寿老人正常病故后,方为其跳“金斋斋”。该舞只在丧事最后一天跳,参舞人数二人或八人不等。舞者全身赤裸,仅用野藤树叶围系于腰部,头戴面具,身体及四肢的裸露部位均用黑、白涂料绘满花纹,装扮成雌雄二性,舞时双手持一木棍,也有的持铁质或木质长矛,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

刀舞:景颇族民间舞蹈。有“拳嘎”和“摆拳嘎”两类,“拳嘎”重于武术形式,步伐稳健扎实,舞姿低矮,劈砍有力,进退攻防均有很强的实战性。“摆拳嘎”意为刀花,舞步较“拳嘎”轻盈灵活,运刀轻快,多腕花,注重表演情感的搭配,动作流畅优美,情趣欢快。有单人单刀、单人双刀、集体刀舞等多种形式。

景颇族民间舞蹈在经历很长的原始时期后,随着景颇族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在和邻近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相互影响下,相应的也有所发展。不过这种发展演变多侧重于内容方面,在原有的艺术形式上加进了新的内容,如现在的格本歌、整歌中的农业生产和建房内容,反映的是景颇族社会进入初期农业社会的生产情况。

景颇族对外来文化既善于吸收也善于消化,南迁之后和当地的傣族、傈僳族、汉族等接触,他们不断吸收外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用以丰富自己的民间舞蹈。整歌就是吸收借鉴了傣族的象脚鼓,而溶合到本民族舞蹈中,创造出景颇族风格特色的“象脚鼓舞”。叮歌则是吸收了傈僳族的“弦子舞”,融合景颇族自己的内容而形成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