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马原林

牛王节是仡佬族传统的民族节日之一,相传这一天是牛的生日,在这一天族人们为牛做寿,感谢牛为人们辛苦做出的贡献。那么,本期少数民族的节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仡佬族牛王节的传说。

(一)古时候,仡佬族人居住在自己开辟的土地上披星戴月,辛勤劳动、过着有吃有穿的平安日子。有一年,当时的汉族统治者想赶走仡佬族人福抢占这个地方,派了许多官兵来进攻佗佬族山寨。官家兵强马壮;杀气腾腾,把仡佬族人围了七天七夜。

因仡佬族人力量薄弱,无法突围逃生。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仡佬族首领家喂养的一头老牛,突然从圈里奔出来,朝着首领连叫三声。首领不明白老牛的意思,用手轻轻抚摸牛头说:“老伙计,有什么事吗?”而后,老牛张开嘴巴衔着首领的衣服就走。

首领跟在老牛的后面一步一步地走去,来到一个还没有人知道的岩洞。首领看了岩洞,觉得这个地方敌人无法发现,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于是首领立即回去,组织全寨群众,按老牛指引的方向撤退,使全寨人转危为安。

(二)很早的时候,仡佬族的祖先居住在荒山野岭,因没有田地种植庄稼,为了生存,只好到深山老林采摘野果充饥,日子十分难熬。天上的神牛看到仡佬族人的生活实在艰难困苦,非常同情,便下凡到人间,帮助吃佬族人开荒垦地,种植五谷杂粮,使吃佬族人过上了舒服的日子。

仡佬族人不忘神牛的功劳,在秋末粮食丰收的时候祭牛王,感谢神牛对人类作出的重要贡献。从此以后,这一带的仡佬族人把牛看作自己的恩人,决定不打牛,不吃牛肉。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仡佬族人还有这个习俗。

虫子是一种高蛋白的食物,如今有着很多人有特殊的口味,这些虫子就是必不可少的美味之一。可是在一个民族中却为了吃虫有着专门的吃虫节。

那么,本期民族故事了解吃虫节的传说由来。

还想了解》》画蛇添足的典故

传说古时候,仡佬山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们面对虫灾无可奈何。寨老们经过商议,悬下重赏:谁能除掉虫害,赏三头肥猪。红榜一出,首先是公鸡前来揭榜,它说:“我起得最早,我能除掉害虫。”谁知,公鸡到了田里,没吃到几个虫子,就被露水打湿了羽毛,打着哆嗦败下阵来。

接下来,鸭子揭榜,它说:“我的羽毛不怕水,我的嘴也大,一定可以消除虫害。”可是,鸭子在水里游,害虫在禾苗上飞,它脖子伸得很长,就是吃不到几只虫子。最后,一个道士揭榜,他说:“我的法术可以治虫害。”他奋力施法,只是虫子哪里听得懂法咒,道士也败下阵来。

眼看一年的收成又要给害虫吃掉了,人们更加着急。这时,也就是六月初二这一天,有个叫甲娘的穷人忽然有了意外发现。她从外乡回娘家,没有带礼物,心里很难过。她边走边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当她走到自家的田垌时,愁得走不动了,就坐在田坎上休息。几个孩子见妈妈不走了,就跑到田里捉虫子玩,一下子捉了好几包。

甲娘见了,突然想到,就用虫子做礼物吧。于是,她把虫子带回家,炒了给大家吃,大家都觉得清香可口。这一发现一下子就传开了。人们争着捉虫子吃。害虫数量大减,那年取得了大丰收。寨老们赏了甲娘三头肥猪,甲娘把猪杀了分给百姓。后来,甲娘死了,人们在田垌中间立庙,纪念甲娘,这座庙后来就叫“吃虫庙”。

从那以后,每年六月初二,仡佬族各村各寨都要杀猪过吃虫节。这一天,村上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捉虫。吃过晚饭后,人们都聚集到吃虫庙,唱歌跳舞。然后,排成长队到田垌游行。边走边捉虫,还插撒有鸡血的小白旗,表示对害虫示威,对甲娘纪念。

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除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节日,例如仡佬族的牛王节。牛王节是用来歌颂牛对人们的贡献,赞扬牛的任劳任怨。有不少的少数民族都有牛王节这个节日,但是说到独特的民族气息,就要数仡佬族最为浓郁。下面就让我们翻开仡佬族文化,看看仡佬族的牛王节吧。

“牛王节”又称之为“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每到这一天,当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杀鸡备酒,点香燃烛烧纸线,在牛厩门前敬牛王菩萨,祈愿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

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在农历十月初一。每到这一天,当地的仡佬族杀鸡、备酒、敬奉牛王菩萨,祈愿牛王保佑耕牛体魄健壮,凡养牛户届时都要让耕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粑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照镜子”,使它兴高采烈,然后取下粑粑喂牛。

据仡佬族才人说,这一天是为牛做寿,酬谢耕牛对仡佬人民所作的贡献。养牛人的家,到了这一天都要停止使役,让牛在家休息,并把牛厩收拾得干干净净,垫上厚厚的软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饲料喂牛。同时,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让它从水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然后取下糍粑,给牛吃掉,说这是替牛祝寿。有的地方,还要放一串鞭炮,给牛披红挂彩,表示祝贺。没有养牛的人家,也要备办酒、肉、香、烛、纸线,到自家的田或土边祭祀牛王菩萨,祈求它保佑自己早日买上耕牛,或租借别人的耕牛使用时顺顺当当,乖乖地听他使唤,耕起地来又快又好。

猜你可能也喜欢:

云南哈尼族过年的习俗知多少?

哈尼族的火把节来历与习俗

你所不知的哈尼族语言特点

哈尼族的起源和历史由来

世界因为多姿多彩而美丽,也因为互相尊重而和谐,在世界上的文化就是这个道理,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在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仡佬族的衣饭节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而且还有非常美丽的传说,本期仡佬族文化为你解析。

在仫佬族民间流传着“罗义射狮”和“罗英驯牛”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仫佬族人民的祖先常受禽兽的侵害,辛苦种植的庄稼还未收割,就被各种野兽糟蹋光了,老百姓叫苦连天。

有一个叫罗义的仫佬族英雄,他力大无比,射得一手好箭,众人推他去治服野兽。罗义抓了不少狼虫虎豹,但成效甚微。一位长者告诉他说,狮子是百兽之王,只要把狮子治服,其他野兽就不敢猖狂了。

罗义决心治服狮子。一天来到深山等狮子出来,突听一声吼叫,山林中冲出三只大狮子,罗义拉开神弓搭上三支箭。向狮子射去。狮子腿部中箭。罗义大声喊到:“山中狮子王,莫要再猖狂!令你管百兽,守卫我田庄。”从那以后,三只狮子日夜守护在田野,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后来,罗义的女儿罗英又驯服了野牛,开始让牛拉犁耕田。从此,田地越开越多,收成越来越好。为了纪念罗义父女的功德,仫佬族人民便把闰年立冬日叫“衣饭节”,以庆祝仫佬族五谷丰登,衣饭不愁的生活。

每到衣饭节,仫佬族人除了杀鸡包粽粑、唱歌跳舞外,还要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工,人们把最长最丰满的糯稻谷穗用彩带挂在祭堂墙上,桌上摆满用芋头和红薯制成的大大小小的水牛、黄牛模型和五色糯米饭团、甜酒、芝麻、黄豆、花生以及胡椒、八角等12种香料,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开始,唱师演唱,他手拿竹鞭向“牛群”挥舞,托着五角糯米饭团围桌而跳,兴奋的人们伴随着锣鼓点唱歌跳舞欢庆当年农作物的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好的收成。

您可能也喜欢: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春节传说之老鼠嫁女的传说

狗咬吕洞宾典故到底从何而来

牛王节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牛王节是为了纪念牛为人们做出的贡献而举办的节日,仡佬族人民也对牛十分尊敬。那么,本期少数民族的节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仡佬族牛王节的由来。

仡佬族牛王节的由来:

源于古代捕驯野牛的祭祀活动。传说很古的时候,仡佬族人居住的山寨耕田没有牛。犁田耙土全靠人来代替,人们十分辛苦。有一天,讫佬族人的祖先看见山上的野牛体壮力大,可利用它来耕田犁地。

于是组织一部分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去捕捉野牛。由于野牛性格粗暴,见人就跑,一连追捕三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一头野牛捕获。在驯养野牛时,野牛乱蹦乱跳,根本就不听使唤。

后来,人们听说牛菩萨能管住天下的全部牛,便决定摆设供品,焚香点烛,祭祀牛菩萨,祈祷保佑捕牛、驯牛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仡佬族人觉得捕牛、驯牛的时间以秋末为最好,便决定十月一日为牛王菩萨的祭祀日。天长日久,便形成牛王节。

仡佬族人民的这种风俗,很早已形成。由于仡佬人多半居住在山高石多的山村,耕牛对仡佬族人来讲是非常珍贵的。宋人朱辅著的《溪蛮丛笑》一书中,就有仡佬族人民把牛当作神的记载。在仡佬人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个仡佬族人居住的山村,被恶霸带来的兵马围困了七天七夜,眼看就要寨破人亡的时候,仡佬族首领家里喂养的一头老牛,咬住主人的衣裳,把他引进了一个通往后山的山洞里。于是这位首领带着全寨人从这个洞里撤退,使全寨的人安然脱险。从此,仡佬人就把牛当作自己的恩人,没有打牛、吃牛肉的习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