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刘原远

再过几天,人们就要迎来2017年的端午节了,说到端午节第一时间想起来的美食应该就是粽子了,而我国省份众多,各地的粽子种类和口味也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广东端午节吃的那些口味各异的粽子。

肇庆裹蒸粽: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在广东众多粽之中,肇庆裹蒸粽名堂最响。肇庆裹蒸,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当地人说,用大冬叶裹粽来蒸,粽子特别嫩滑、甘香。制作完成后的裹蒸粽如同金字塔一般,每只重约一斤,厚实的分量也让人分外满足。它的馅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等为主,用特制的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热食时清香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广东民间一直有种说法,肇庆的裹蒸粽,看起来更像包公铁拳的形状,其实里面是有典故的。据说包拯在古端州(今肇庆)因政绩突出被调往京城,赴任之际,端州百姓用家中的糯米、绿豆,加上猪肉,制作成一种形状像铁拳的食物,让包拯带着路上吃。因此,肇庆裹蒸粽,更像包公铁拳的形状。

凤凰枕头粽:粽角尖尖酷似枕头

外形酷似枕头,凤凰枕头粽也因此而得名。凤凰枕头粽每个粽角都是尖尖的,非常可爱。据传潮州地区喜欢用糯米粉,按比例渗入栀子汁、食碱液、茶水混合,用纱布包裹装入竹箕蒸熟而成。

据介绍,包粽子的叶必须是干净的,而且还不能有水。要包得漂亮,还得压得整齐,所用的芦苇也不能太粗。包好的粽子得煮上六七个小时才有黏性。煮熟的栀粽,沾上砂糖,入口甘香爽口。吃时用纱线或小刀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有健胃去湿之功效。

中山芦兜粽:圆棒形粗如臂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芦兜粽的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芦兜粽的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雷州鸭母粽:外形奇特清香可口

湛江雷州等地有种粽子叫做“鸭母稞”。在湛江徐闻乡下,村民经常会就地取材,到野外采集棘罟叶(俗称日导叶),编织“鸭母稞”。这种稞实际上就是大号的粽子,大得可以塞两三斤米,形样有鸭母稞、八角囊稞等。

旧时,雷州人多习惯摘取橹罟叶去刺,代替粽叶编织成鸭母、笔架、锅盖、橄榄、枕头之形粽子(俗称“饺仑”),取料粟米或糯米等制成(雷州市一带粽子较大,称为大粽。而东海粽更大更长,称为脚筒粽)。

台山粽:连粽子角都是扭的

台山粽子,外形成四角多边形,体型比肇庆粽略小,水草的包扎也不一样。据介绍,台山粽属广府白粽的一种。粽子内置丰富的馅料,粽子叶却被裹得严严实实,紧得连粽子角都是扭的,和广式粽的平四角形、肇庆粽的隆起尖五角形大不相同,故此又叫扭角粽。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我们常常听说端午节要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等等一些习俗。每到端午节,我们都会早早的准备好粽子,端午节吃粽子也慢慢的称为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根据民间的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史记》的记载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屈原一心想着联和齐国对抗秦国。然而,屈原的想法却遭到了反对,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贬黜。在流放期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之后,伤心欲绝,抱石投汨罗江。

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据悉,在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节日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端午节为什么包粽子?民间也有其他的一些说法,但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端午节吃粽子,就是为了表示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崇敬。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在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节日习俗,无论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会在这一天吃粽子。在这一天,人们都会通过吃粽子来祭奠屈原。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变,人们依然承袭着传统。都会选择在端午节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精神的慰藉。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尽管不同的地区,粽子的种类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如今,2014年的端午节马上就要来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人们依然会亲手包粽子。这是对屈原的怀念,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什么人不适合吃粽子

粽子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的,专家还建议一些人最好别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吃粽子需要注意什么: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您可能也喜欢:

端午节别称究竟有多少个?

解惑: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传说

关于端午节的祝福短信

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是很了解!那么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呢?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接下来就由老黄历来为大家解答一番,一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而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但是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由此可见,历史悠久的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续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食物,用粽叶包装,是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另一种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说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就是说我们现在吃的叶子包的粽子,其实在以前是竹筒装起来的。

中国受气候的影响主要分为南北两地,同时也造成了两个地区的人们生活上各个方面的差异。即使在传统节日上一些习俗里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就如同端午节南方挂艾草,而北方挂五钱,那么在南方的传统的粽子,北方端午吃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北方的粽子是甜的,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者是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为了增加甜度,有的还会加上白糖。粽子个头有大有小,但一般不会小于小女孩的拳头,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粽子,那么不同的粽子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端午节不同种类的粽子应该怎么做,以及吃粽子有什么意义吧!

不同种类粽子的做法

蛋黄肉粽子

食材,主料:梅花肉400g、粘米700g、干香菇50g、鸭蛋黄7个、洋葱1个,配料:盐、酱油、姜片、柠檬汁、棕绳、五香粉、老抽、葱段、粽叶、豆油

步骤及方法

1、粘米淘洗干净,放清水中泡3小时,如果天热可以放在冰箱中,用之前

网站地图